达夫(好居网用户) 4283天前 / 阅读 :
关于建筑师
曹晓昕简介
1970年生人,1989年考入东南大学(原南京工学院)建筑系建筑学专业,获学士学位。1993年毕业于东南大学建筑系,获学士学位,现任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器空间建筑工作室(第七建筑工作室)主任、主持建筑师,兼总院副总建筑师。国家一级注册建筑师、教授级高级建筑师、杂志《a+a建筑知识》编委。曾获中国当代十佳青年建筑师、全球青年华人建筑师奖,2012年被中国建筑学会评为“当代中国百名建筑师”。著有《北京市人民检察院新办公楼》、《纯的杂》等书。代表作品有软昌平总部大楼、北京市人民检察院新办公楼、北师大国际学术交流中心、《漂浮》等。
[page]
曹晓昕的建筑态度
从业近20年内的建筑师曹晓昕对建筑的基本态度始终如一。他告诉非常设计师网的记者说,他对建筑的态度一是功能逻辑,房子功能要适用,由此产生空间的逻辑,这样盖成的房子好用;二是房子的建构逻辑,即知道在塑造一定的空间的条件下怎么能更好地能把房子盖出来,房子不仅要好用,还要好盖,并能盖好;三是视觉的逻辑,环境和审美逻辑也成为房子的一个支撑点。能达到这三把尺子的标准,房子真的就是好房子。
[page]
关于建筑项目
中软总部大楼项目简介
项目地址:北京昌平区中软软件园西南角
建筑面积:24000平方米
设计时间:2003年5月
竣工时间:2004年12月
主要设计人:曹晓昕
合作设计人员:孙雷、沈晓雷
所获奖项:第四届中国建筑学会建筑创作奖优秀奖
2008全国优秀工程勘察设计奖一等奖
第十三届北京市优秀设计工程一等奖
第三届中国威海国际建筑设计大奖赛铜奖
第九届首都规划建筑设计汇报展专家评委奖
[page]
设计背景及理念
设计背景
用地在北京的昌平郊区,北观西山,南面的龙凤山只有几百米之遥,东侧可望见人供水域。面对郊区的极佳风景,我们在设计时除了满足计算机软件研发行业所需要的封闭、安静的工作空间外,还提供了更多的视线开放点,每层办公空间配有观景的户外连廊或阳台,也是对大空间集中式办公吸烟人群吸烟权的尊重。
[page]
设计理念
1号楼、2号楼分别属于中软总公司和中软控股公司,两公司股权定义明确,产权分界必须明确。我们针对1、2号楼的面积和性质不同,平面上进行不对称的处理。两楼设备及停车区资源共享并能产权划分,投资效率较高;地面联系做较弱的连接,除架空廊道外,地产分界上无建筑、水池等跨越。
[page]
项目的用地面积较大,建筑设计面临着要控制场地的压力。因此在体形上我们着重体现伸展的状态,加之建筑面积的限制,内部的共享空间自然形成。
[page]
建筑内部的办公空间分为两类,一类是集合式开放的大办公空间,另一类是封闭式的小办公室。大空间要求大进深,由于占地面积在设计上受到限制,因此自然形成建筑平面的出挑。
[page]
平面进深的不同,要求外墙提供的光通量不同,反映在立面上就是出挑的部分为大窗,后退的部分为小窗。由此,平面关系、虚实关系和体形关系建立起了逻辑上的对应。
[page]
根据中软的两个楼在场地中水平延伸的状态,使我们确立了横向水平肌理构成的外墙面。由于造价较低并控制严格,陶土砖作为外饰面成为了我们最佳的选择,水平肌理的表达摆脱了一般有两色砖层叠铺贴的办法,改用同质砖不同工艺处理的方式,墙面在不同的光线和角度呈现出不同的肌理效果。
[page]
出挑部分的立面处理为大窗,我们用宽大的H型钢构建玻璃幕墙的骨架,大尺度的正方形钢构分格与后退部分的墙体产生对比,以抵消大窗或玻璃幕墙体积感表现不足的缺点。后退部分的墙体的窗我们则采用尺度小,与外墙平齐等的弱化处理的办法,以减少对完整界面的破坏。
[page]
作品意义
中软总部办公楼是一次我们重新回归建筑基本规律性的尝试。设计过程依靠明确的建筑逻辑构建了建筑形式,并将诚实、理性的材料立场落实到建筑实践中,为形式本身找到了归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