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120㎡的平层公寓属于家装范畴内的“中小户型”,如何在有限的空间内满足业主日趋多元化的生活功能与品质品位需求?如何最大化利用空间达到“蜗居”变“大宅”的华丽效果?是业主与设计师共同纠结的问题。
蜗居变大宅、平层变贵邸、联排变别墅、家居实用空间增加9-20㎡、卧房增加、客餐厅“放大”、多功能百变家居……这些都非华丽的口号与噱头,而是实实在在的真实家装效果。为空间增值,为生活“添彩”的“贴心人性”设计自然能触动业主“心灵”,同时也令设计师拥有了高效谈单的利器,从而引起极大的市场关注度。
这是一次延伸阅读与思考。我先读了Susan Weinschenk的《设计师要懂心理学》,里面第37点中对四种创造力的描述,很感兴趣,就找到Arne Dietrich教授在2004年发表的论文,“The cognitive neuroscience of creativity”,读完论文,有一些个人收获,想把这四种创造力与设计师的日常工作生活结合起来写一篇思考记录。我不是从事学术研究的,如果对论文的理解粗浅,请见谅。
作为一个设计师,不管是刚刚入行还是已在这个行业摸爬滚打多年,设计生活中总会有些让你迷茫又不知所措的时刻。话说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才能看得更远,别人的经验不一定适合你,但世界之大,总会有那么一个人的某些想法在某一时刻触动你,给你启发。下面这些设计大师的箴言,或许能成为一盏明灯,照亮你前进的道路。
导言:无论是装企还是设计师,签单都是“生命线”,没有业主,没有业绩,一切都是“浮云”。但是随着家装行业竞争的日趋白热化,谈单与成交的难度也日益增加,如何“搞掂”业主呢?您是否在日夜苦恼?来,一起加入创意设计的“大脑风暴”吧!
家装行业作为房地产的下游产业,不管是否了解互联网,线下与线上的配合营销已经成为一种无法抗拒的趋势,但是家装互联网营销的“痛点”在哪里呢?
中国建筑界存在八大乱象:方案中标只在“一把手”一念之间;招投标搞暗箱操作,不透明、不公开;随意招标造成巨大浪费;“外来的和尚好念经”,不少城市将重要招标中邀请国外设计师参加作为显示国际水准的标志;缺乏有效的制约权力干扰的评审机制;行业垄断和地方保护现象频出;无规则可循助长投标成为投机;公众参与浮于表面。
已经过去的马年,对于中国建筑设计行业来说是一个遭受重创的年份。很多企业到了年底都看不清方向。面对惨淡的行业数据,设计公司高层和主创设计师们都感到迷茫。笔者与业界许多企业交谈,都谈到2014年的确业务不好。但对于这个市场到底有多糟?很多人还是没有概念。
浸淫在境外设计公司十年,到今年自己开办境外设计公司,发现与创造新价值一直是我的研究课题。马云帮助中国中小企业成长,滴滴打车解决了出行的困难,Iphone 增进了人们之间的联系,那么,作为设计师我们到底发现和创造了什么价值?
设计让生活变得更加美好,家居生活也因为有了创意设计而充满惊喜,桌椅作为家居生活中的好帮手,常常为我们带来惊喜。今天我们给大家分享的是设计师突破常规设计,大胆利用三角原理,支撑桌椅,墙壁上的置物板或者变成小型的书桌,都是小小的创意。
别墅装修是一项耗时较久的大工程,室内装饰方面也非常考究,如何既能完整的表现设计师的理念,又可以满足业主们的品味追求是需要不断积累经验的,今天我们给大家分享一例来自香港张华设计机构的案例,一起来欣赏一下吧。
教堂是信仰寄托的最终归宿,因而很多人都注重教堂设计,今天给大家分享一例国外的教堂案例。Knarvik的新社区教堂位于风景秀丽的卑尔根北部挪威西海岸,建立在能够俯瞰文化景观与小镇中心的特殊地段。建筑精心地融入到介于自然与人工环境之间的现有山坡基地中,这里附近的健康产业为教堂提供了具有启发性的环境。